■ 深圳特區報記者 餘海蓉
   當前,深圳的醫改步入了攻堅期。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蔡立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深化醫保、醫療、醫葯體制“三醫”改革,突出公立醫院改革,在核心領域攻堅克難。今年,我市將制訂出台醫改“1+N”政策體系,充分利用深圳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科技優勢、體制優勢,實施開放式跨越發展戰略,加強政策統籌,超前規劃佈局,全面提升深圳醫療衛生髮展水平,打造“深圳質量”,構建“深圳標準”,把深圳建設成為國際化區域醫療中心。
   “三名”工程提升醫療水平
   “深圳的醫改雖然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也面臨許多問題和困難。”蔡立坦陳,當前我市醫療服務能力與城市發展水平和群眾期盼有差距。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分佈不均,資源結構也不合理,兒科、康復、腫瘤等專科資源不足。學科建設水平差距大,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重點專科14個,遠遠落後於北上廣。
   如何快速提升我市醫療水平蔡立表示,我市正在大力實施“名醫、名診所(科)、名院”工程。大力引進和培育名醫,建設一支在全省、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醫療專家隊伍;打造一批國內知名度較高的名診所(科)和在全省、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名院”。註重發揮社會力量引入名醫,舉辦名診所(科)、名院。
   在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上,我市將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新的國家、省級重點學科;深化醫院與高等醫學院校、在深研究機構在舉辦附屬醫院、發展教學醫院、開展醫學研究方面的合作;探索虛擬醫學院建設和醫療衛生領域特色學院建設。
   在人才的引進上,我市將完善醫療衛生人才引進相關的資助、補貼、住房、配偶就業和子女入學等政策,研究建立優秀年輕醫學人才破格晉升制度,為醫療衛生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和環境。
   在自有人才的培養上,我市將加大深圳大學醫學院建設力度;積極推進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學院)在深設立華南分院;探索市內外醫學院校和深圳三級甲等醫院合作建立特色學院;進一步加強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的規範化培訓工作,完善我市公立醫院內部不同年資醫生之間的“帶教”制度,形成學術梯隊;同時鼓勵和支持我市醫務人員到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研修和學術交流。
   此外,我市正在加緊超前規劃佈局一批醫療衛生重大項目。目前正在研究論證深圳國際醫療城、質子治療中心、轉化醫學中心、綜合性乾細胞戰略資源庫、區域診療中心等,正在力促與國家腫瘤中心、哈佛醫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辦醫項目落地,以快速提升深圳解決疑難重病的醫療水平。
   在重大項目建設上,我市今年將加快新安、寶荷、新明、學府、聚龍等醫院建設,建成市二醫院綜合大樓、北大深圳醫院外科住院樓,全年新增病床2400張。
   上下聯動建立分級診療體系
   “我市雖然建立了‘一大一小’兩級醫療服務架構,但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分工機制並未完全形成。群眾扎堆大醫院看病,一定程序上加劇了‘看病難、看病貴’,影響了就醫滿意度。事實上,大醫院門診患者中有一半都是多發病、常見病,完全可以在基層解決。”蔡立表示,下一步醫改,我市將全面構建以“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為主要內容的分級診療體系,提升全市醫療衛生資源整體利用效率,引導群眾合理選擇就醫,建立科學合理就醫秩序。
   在服務體系架構上,全市醫療機構將按分佈、規模、等級重新劃分為10個組團。組團內的醫療機構在專科設置上,社康中心提供全科服務,一、二級醫院臨床學科的設置以一、二級專科為主,三級醫院的專科設置向三、四級亞專科發展。各組團建立議事協調機制,實現資源合作聯動,建立會診、轉診、技術幫扶等制度,設立轉診綠色通道,實行分片轉診。“我們將把組團的分級合作、雙向轉診納入醫療質量監管考核,以提升服務質和量。對於以任何理由拒絕轉診要求的醫院,將按照規定追究責任。”蔡立說。
   此外,我市還將通過經濟杠桿來引導醫院和患者。比如,對醫院,改革財政補貼機制,加大專科門診補貼力度,引導大醫院以診療大病和重病為主,減少普通門診診療連將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下沉到基層。對患者,完善醫療價格引導機制,制訂我市醫療價格體系改革方案,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醫學大型設備檢查價格。進一步增大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診療價格的差距,專科門診和普通門診診療費價格的差距,以及專科門診不同級別專家診療費價格的差距,實現更加明顯的價格梯度。
   改革付費機制完善大病保險
   截至2013年底,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100萬,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蔡立透露,下一步,我市還將創新機制,推進醫保制度改革。
   在醫必費機制改革上,逐步實現國家頒佈的臨床路徑全部實行按病種付費。在強化醫保支付導向上,加強醫保對基層醫療機構支付的傾斜力度:適度提高參保人在社康就醫時的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比例,降低參保人自付比例;降低基本醫療保險二檔和三檔對大醫院普通門診的支付比例,提高患者自付比例,引導參保人合理選擇就醫。此外,還將完善大病保險制度,採取向商業保險機構購買大病保險的方式,通過政府招標選定承辦大病保險的商業保險機構,提高大病保險的運行效率、服務水平和質量。
   統一標準打造“智慧醫療”
   針對我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滯後的問題,蔡立表示,市衛計委將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數據、管理、安全、技術等方面的規範,建立覆蓋全市、多網融合、信息共享的人口健康信息網,打造“智慧醫療”和“智慧計生”。市民健康卡、預約掛號工程將推廣到所有醫療機構。2014年啟動遠程會診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實現市屬醫院及其他三級醫院之間檢驗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
   部門發佈
   重點人群家庭醫生 簽約率要達45%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餘海蓉
   如何提升市民對社康中心首診的信心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蔡立表示,今年我市將著力從軟硬件提升社康中心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同時深入推廣家庭醫生責任制,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要提高到45%。
   在社康中心軟硬件建設上,我市將全面開展社康中心基本設備標準化配備,區分一類、二類、三類社康,明確不同的基本設備配備標準,2014年完成40%以上社康中心基本設備標準化配置。新建和改建社康適當提高建設標準。按3-5萬服務人口建1家一類社康中心,面積不低於1500平方米,1-2萬服務人口建1家二類社康中心,面積不低於650平方米。今年每個社康中心都會配備經過全科規範化培訓的醫生,醫院的專家也會定期下社康。
   我市將全面構建社康中心全科醫生與居民之間契約式服務模式,建立家庭醫生服務包,明確費用分擔機制,合理確定實施範圍。建立社康中心全科醫生簽約獎勵機制,按簽約量和服務質量進行補貼,全面構建多勞多得、優勞獎勵的社康中心績效分配製度。
   重點領域
   公立醫院:探索多體制籌資 社會辦醫:鼓勵走高端特色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餘海蓉
   今年,深圳公立醫院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將在補償機制、人事薪酬、籌資模式等方面有更大的改革探索。
   我市將在新建醫院和條件成熟的老醫院市眼科醫院試點“去行政化”改革。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原則,逐步推行員額管理制度,實行全員合同制管理,由醫院自主設定崗位,並按崗位確定薪酬。在籌資模式改革上,在保證應有公益性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或公辦民助方式的辦院形式。在一些專科建設方面,嘗試採用資金或技術入股方式,促進公立醫院與民間資金、人才技術的合作,以此吸引高層次專家團隊進入深圳。
   在社會辦醫上,我市將出台“普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發展高端醫療、特色專科,重點扶持舉辦兒科、婦產、精神衛生、腫瘤、傳染病、老年護理、康復醫療、中醫等專科,發展專業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今年,還將力促四家新規劃的社會辦三級醫院醫療用地儘早進入招拍掛程序。  (原標題:“三醫”聯動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kpbeacplzw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