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苑 □曾德雄(廣州市人大代表)
  繼2012年的《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條例》網上聽證會之後,廣州市人大又準備召開網絡聽證會,這次是為《廣州市公園條例》,時間是9月22日-9月29日,焦點很可能是公園噪音,當然可能還會有其他一些關註點,比如公園設施的保護、維護等等。
  我仔細看了媒體的報道,大致搞清楚了這個網絡聽證會的一般程序。首先是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陳述人。這次有78人報名,從中選出了20個,其中有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也有與公園管理密切相關的市林業和園林局和公園管理機構的代表,此外還有涉及“切身利益”的廣場舞大媽代表。
  陳述人選出後,即可進行網絡聽證,程序依次是:亮觀點———陳述人講述自己的觀點;提問題———聽證人向陳述人提問。本次的聽證人主要是廣州人大常委們,再就是人大的有關領導,主要是法制工委和城建工委的有關負責人。大辯論———陳述人之間進行討論、辯論或交鋒,這個環節網友可以參與進來,發表意見和評論都行。接著陳述人總結陳詞,網友也可以參與進來。最後是主辦方對聽證會的情況進行小結,然後結束,形成聽證報告,呈送給常委會組成人員,供他們審議時參考。同時對網友的意見進行答覆,按照有關負責人的說法,聽證會上網友的意見將不會“石沉大海”。
  廣州人大的這種創新精神很值得肯定,而且還有意利用現代網絡新媒體,充分發揮網絡的效用,這點尤其值得贊賞。
  但綜觀整個網絡聽證會的過程,說老實話我有點糊塗:在這場聽證會當中,到底誰是主體?陳述人?似乎有點像,主要由他們陳述自己的意見、觀點,而且他們還要接受聽證人也就是人大有關人員和網友的提問,彼此之間還要進行辯論,最後的聽證報告估計也是以他們的意見為主。但這就產生一些問題:他們真的具有廣泛的民意代表性嗎?78個人報名,從中挑選出20個人,這樣的代表性讓人存疑!如果他們是主體,那麼這個網絡聽證會的“網絡”二字又從何談起呢?網友只是到第三第四個環節才參與進來,考諸最近海選民生實事的遇冷,我對到底有多少網友參與進來實在不敢樂觀。
  聽證人是主體?看來也不是,他們只是提些問題,而且還是跟網友一起提,最終的聽證報告中他們的意見占多少實在不得而知。尤其是,最終的聽證報告是由他們去審議的,他們在審議時依恃什麼樣的立場、觀點呢?這些立場、觀點又從何而來呢?這就更是糾纏不清了。
  總之,這是一個主體模糊不清的聽證會,會有什麼樣的效果也不得而知。
  錶面上這是一場網絡聽證會的程序設計問題,但說到底,這其實揭示出一個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民意到底應該如何進入我們的決策?按照現代代議制的程序設計,我認為真正的陳述人應該是各位常委們,他們應該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彼此詰問、辯論--而不是讓那些選出來的“陳述人”進行辯論,最後票決,通過了就算數,沒通過就繼續前面的工作。前面的什麼工作呢?那就是在亮出自己的觀點之前,進行廣泛的民意收集、整理、歸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僅僅聽憑幾個陳述人的陳述、提幾個問題,然後就莫名其妙地形成一個聽證報告,跟著再自己去審議———說實話,這裡面的程序真讓人看不懂。  (原標題:網絡聽證會,真心看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kpbeacplzw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